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使用现金了,一个星期,一个月,还是一年?
对于资金交易的线上化,我们已经消除了所有的安全担忧,安心地享受它带来的便利。那么对于纸质合同的执着,是不是也该改变了?

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、企业上云步伐的加快,这一改变早已开始。2014年11月成立的国内电子签约服务商法大大,在六年时间里累计签署的电子合同已经超过47亿份。
市场研究公司IDC的调研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电子签约市场规模达到3400万美元,未来五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9%。
最近,国内电子签约巨头纷纷发布了新一轮融资消息。由腾讯领投,众为资本、大钲资本跟投,其中腾讯也是法大大C轮融资的领投方之一。
随着政企数字化转型的深入,是电子签约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。作为典型的B2B2C业务,电子签约业务被越来越多地接受,一方面是企业对于数字化、线上化、网络化的信任程度提高,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用户行为习惯的彻底改变。

IDC预测,到2023年,中国由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驱动的数字经济,在整个GDP中的占比将达到51.3%,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主流。由此,企业也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,通过数字化来树立核心竞争力,朝着成为“未来企业”的目标前进。
突如其来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。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介绍说,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六大永久变化:财务的可预测性与灵活性、数字优先的客户互动模式、远程与在家办公成为新常态、技术使能的运营模式、新的业务连续性计划、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。
即使是被认为最“保守”的传统行业和国有企业,也在快速追赶这一步伐。去年8月,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、方向、重点和举措,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。
在这样的大趋势下,无论政府还是企业,都需要从文化、组织、运营、技术、数据、流程、管理、信任等诸多方面重塑自己,建立数字化韧性。在移动支付、社交通信之后,以数字信任为基础的电子签约,则将成为企业级市场的又一场数字革命。

便捷、安全、高效,是电子合同的最大特点,在逐步被企业接受之后,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配。无论是2B还是2C型业务,以及对内的劳动合同,企业都可以利用电子合同来开展业务。从法大大的实践来看,与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融合,更能够给企业、客户和员工带来便利。
随着应用场景的逐步丰富,电子签约市场的未来增长潜力正在逐步释放。法大大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产品、客户、市场等优势,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合同服务,包括合同模板、合同编辑、智能审核、合同签署、存证、出证,以及线上司法鉴定及律师服务等。
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,规模化效应也逐步显现,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IDC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,排名前三的中国电子签约软件厂商共占有55.7%的市场份额,相比前两年有显著增加。其中,法大大以26.6%的市场占有率,位居中国电子签约市场第一。
平台+生态的战略,也在电子签约市场得到检验,成为爆发式增长的助推火箭。除了与腾讯的深度战略合作之外,法大大还与微软、SAP、金蝶、广联达、明源云、致远互联、有赞等企业服务平台建立了生态合作关系,通过集成与被集成为更多客户提供服务。仅与地产生态链数字化服务商“明源云”的合作,双方就已共创了3200个地产项目,调用的电子签章量超过百万。
思讯互动:大屏场景下互动服务平台;提供大屏幕签到 、倒计时 、弹幕上墙 、霸屏 、抢红包 、拔河 、赛车 、数钱、摇一摇、夺宝 、红包 、抽奖 、投票等现场互动功能。
现场只需一块大屏幕、一台操作电脑就能引爆现场气氛,High翻全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