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很多业务负责人眼中,展会只是一个“线下销售支持活动”,但我认为展会策划人必须有自己的战略主线——不能被动执行,而要主动设计完整的传播链路,让展会成为品牌声量、客户关系与业务转化的三重引擎。
今天,我们就从传播策略 + 现场互动 + 全渠道协同三个维度,拆解一场S级大型展会的完整策划逻辑。
---
一、提前布局:展会传播策略顶层设计
建议提前2个月以上启动项目,明确展会类型与核心目标:
- 有新品发布的S级展会
- 传播主题:以主推新品为核心Message
- 预算投入:大力投入,全渠道造势
- 传播动作:
- PR预热 + 媒体邀约
- Paid Media(数字广告、户外广告)
- 社媒预告 + KOL联动
- 官网落地页 + 预约系统 - 无新品的常规展会(客户关系维护)
- 传播主题:强化品牌专业形象 & 客户互动
- 预算控制:谨慎投入,聚焦基础动作
- 传播动作:
- 取消Digital Ads、Paid Media
- 保留社媒发布、Newsletter通知
- 销售端口精准转发
> 📌 核心原则:传播不是“做了就行”,而是为业务目标服务。
---
二、PR:媒体背书,提升行业 credibility
PR虽难量化,但价值深远——它是品牌在行业圈层中获得“权威认证”的关键。
展前:
- 向行业媒体释放参展信息
- 提前沟通新品动态,埋下报道线索
展中:
- 调动Paid Media + Organic Media同步发稿
- 邀请媒体到展台采访、直播、拍摄
- 设置“媒体接待区”,提供资料包与专人讲解
展后:
- 发布展会回顾视频 + 媒体报道合集
- 将媒体报道用于客户沟通与内部汇报
---
三、Ads:精准曝光,教育潜在客户
广告的目的不是“广而告之”,而是持续教育TA,引导到场。
线下广告建议:
- 投放展馆周边:地铁站、火车站、机场LED屏
- 目标人群画像清晰:出差频繁、行业相关
线上广告建议:
- 在LinkedIn、微信公众号、行业垂直平台投放
- CTA设置:
- “预约展台1对1讲解”
- “扫码领取限量礼品”
- “带你云逛展”
---
四、社媒 & Newsletter:低成本高回报的主场阵地
这两个渠道是品牌完全可控的传播利器,必须用好!
展前:
- 发布“展台设计抢先看”“活动日程表”“新品剧透”
- 发起互动话题:“你最期待看到什么?”
展中:
- 实时发布现场照片、短视频、直播链接
- 艾特重点客户公司、合作伙伴、销售团队,制造互动
- 发布大屏互动精彩瞬间(如抽奖、摇一摇)
展后:
- 发送展会回顾邮件(Recap Email)
- 包含现场视频、产品资料、客户见证
- 引导参加后续活动(培训、线下沙龙)
- 将内容沉淀为案例,用于销售工具包
---
五、销售协同:最精准的传播渠道
别怀疑——销售的个人人脉,是2B传播中最高效、最可信的渠道。
必须给销售配备三件套:
- 定制化电子邀请函(含二维码预约)
- 邮件签名档(展会信息+预约链接)
- 统一话术包(“我们有个重要展会,您有兴趣来看看吗?”)
执行建议:
- 提前2周将物料发给销售团队
- 设定转发目标,激励销售主动扩散
- 展会期间,销售带客户到展台,可触发“专属礼遇”
高阶玩法:为VIP客户设置“闭门交流会”,由销售牵头预约,提升尊享感。
---
六、现场互动:大屏幕互动——引爆人气的核心武器
再好的传播,最终都要落地到现场体验。而思讯互动大屏幕互动,正是提升展会参与感、制造记忆点、沉淀数据的“三位一体”解决方案。
- 滚动头像抽奖 —— 紧张刺激,仪式感拉满

- 嘉宾扫码签到后,头像进入抽奖池
- 大屏幕随机滚动头像,主持人倒数“3、2、1——停!”
- 全场屏息,中奖者欢呼
- 支持多轮抽奖,适配幸运奖、三等奖、一等奖等
> ✅ 优势:视觉冲击强,适合高潮环节
---
摇一摇 —— 全员参与,瞬间点燃气氛

- 全场扫码参与,手机摇动越快,大屏进度条越高
- 可设置“男女PK”“部门对抗”“限时挑战”
- 风格多样:赛车、赛马、火箭升空等
> ✅ 优势:操作简单,老少皆宜,适合暖场或中场互动
---
财源滚滚 —— 寓意美好,竞技感十足

- 嘉宾手指按住屏幕“转圈圈”,模拟“滚元宝”
- 转速越快、时间越长,排名越高
- 大屏实时显示排行榜,音效震撼
> ✅ 优势:寓意“财源广进”,适合金融、科技类展会
---
3D签到 —— 科技感第一印象
- 嘉宾扫码签到,头像自动组成品牌Logo或立体图形
- 可作为背景墙持续展示,吸引拍照打卡
---
点亮Logo / 电子签约 —— 仪式感升级
- 开幕式“众人摇一摇点亮品牌Logo”
- 合作签约“iPad签名 + 大屏同步”,公开透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