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一到年底,总有人私信我:“年会搞啥游戏?别整那些老掉牙的击鼓传花了!”
说实话,游戏不在多,在对人、对场、对节奏。
人少可以围一圈玩默契,人一上百,你还让大伙儿传话筒?后排同事连主持人长啥样都看不清。
这些年我做过从30人到1200人的年会,总结下来:100人以上,必须靠大屏互动;100人以下,才玩得起面对面的小游戏。下面这些,都是我亲自用过、没翻过车的实战组合。
一、100人以上?别犹豫,上大屏互动!
人一多,核心就一条:让每个人都有“我在参与”的感觉。这时候,手机扫码+大屏联动是最稳的解法。我们常用的是思讯互动这类成熟平台——不是打广告,是试过几家后,它加载快、不卡顿、后台简单。
- 财源滚滚
玩法很简单: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画圈,转得越快,大屏上的小花蛇跑得越快,分数越高,排名实时滚动。
实际效果:
这游戏看着简单,但胜在画面可爱、节奏轻快。尤其适合放在晚宴刚开始、大家刚落座还没进入状态的时候。去年一场600人的制造企业年会,一开“财源滚滚”,全场低头猛划屏幕,连50多岁的车间主任都笑着喊:“我这条蛇快成龙了!”
适用场合:企业年会开场暖场、颁奖间隙提神、晚宴前等待环节。
- 年年有鱼
全员扫码摇一摇,大屏上锦鲤缓缓游向荷花深处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。
为啥好使?
文化味足,不low不尬,领导看了觉得“有讲究”;
操作零门槛,摇手机谁不会?老人、家属、实习生全都能玩;
氛围柔和但有期待感,不像PK类那么紧张,适合穿插在温情节目之后。
现场真实反应:
有次在一家国企年会,锦鲤游到终点时大屏突然绽放烟花,全场自发鼓掌——那一刻,没人刷手机,都在看那条鱼。
这类大屏游戏,关键不是多炫,而是让几百号人同时做同一件事,产生集体共鸣。微信摇一摇+大屏展示,就是目前最高效的实现方式。
二、100人以下?玩点有温度的小游戏!
人少,才有条件玩“人和人之间的互动”。这时候,面对面的游戏反而更打动人。
- 知音识曲
两队PK,按主题接力唱歌(比如“带‘爱’字的歌”),但中间设“禁词”——比如不能唱“月亮”“眼泪”,一说就淘汰。
适合谁?
互联网公司、年轻团队、创意部门。
现场效果:紧张又爆笑,经常有人刚开口就踩雷,全场哄笑。关键是——不用道具,一张嘴就能玩,成本几乎为零。 - 心有灵犀
经典你划我猜升级版:每队4人,两人比划两人猜,全程不能说话,只有三次放弃机会。
老策划建议:
词条一定要结合公司内部梗!比如“需求改了8版”“凌晨三点改PPT”——一比划,全场秒懂,笑声直接炸开。
效果:不仅好玩,还能看出谁和谁真有默契,HR都说这是“隐形团建”。 - EMOJI猜猜猜
提前用表情包拼出公司相关词,比如 👨💻 + 🚀 + 💥 = “程序员上线崩了”。两队抢答,看谁反应快。
亮点在哪?
年轻人秒上手,拍照发朋友圈自带传播;
可深度定制,把年度项目、老板金句、部门黑话全编进去,玩的是游戏,晒的是归属感。
最后几句掏心窝子的话:
别为了互动而互动。游戏要服务流程,不是打断节奏。
100人以上,慎用需要上台或分组的游戏——组织成本高,冷场风险大。
技术平台要稳。像财源滚滚、年年有鱼这种,一定要用经过千人验证的系统(比如我们一直用的思讯互动),别图便宜用杂牌,一卡顿,全场低头等加载,神仙也救不回来。
奖品别抠。哪怕是一张电影票、一杯奶茶券,只要“马上能拿”,参与感就强。
年会不是表演,
是让大家在一年辛苦之后,
笑着聚一次,暖一次,记住:我们是一伙的。